行业资讯

秉承“认证、检测、标准”三位一体的愿景

佳防研主要从事面向全国、全行业的产品认证、产品检测和标准制修订三项服务。

标准专栏

跳出内卷!标准化技术服务破题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4日来源:学习标准化浏览量: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标准化技术服务对于各行各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就像一个稳定器,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稳定,提升市场竞争力;又像一座桥梁,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目前各级各地标准化研究院、协会(社会团体)、标准化服务业企业却面临着内卷的困境,制约了标准化技术服务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才能让标准化技术服务摆脱内卷,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呢?

一、当前标准化技术服务的发展现状与内卷表现

(一)发展现状

如今,标准化技术服务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标准化研究院作为专业的技术支撑机构,在标准研究、制定和推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标准化协会团结了众多企业和机构,积极开展标准化交流活动,推动行业自律;标准化服务业企业则直接面向市场,为各类组织提供定制化的标准化解决方案。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农业到新兴产业,标准化技术服务的身影无处不在,成为保障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内卷表现

1.服务同质化严重。许多标准化技术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模式高度相似。不管是标准制定流程,还是咨询辅导方案,都缺乏差异化和创新性。比如,在为企业提供标准化体系建设服务时,大多采用通用模板,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和个性化需求,导致服务效果大打折扣 。

2.低价竞争激烈。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部分机构陷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一些标准化服务业企业为了中标项目,不断压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承接业务。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自身利益,无法投入足够资源保证服务质量,还扰乱了市场秩序,让整个行业的盈利空间被压缩,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过度依赖传统业务。在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少标准化技术服务机构仍局限于传统的标准制定、宣贯培训等业务。对新兴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在标准化领域的应用探索不足,未能及时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无法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和高端化的需求。

二、内卷带来的影响

(一)阻碍创新发展

过度的内卷使得标准化技术服务机构将大量精力放在应对竞争上,无暇顾及创新。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到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中,导致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降低服务质量

低价竞争和服务同质化必然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为了控制成本,一些机构不得不减少服务环节、降低服务标准,或者使用资质和经验不足的人员。这使得企业在接受标准化技术服务时,无法获得真正有价值的指导和帮助,无法有效提升自身的标准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三)破坏行业生态

内卷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破坏了良好的行业生态。优质服务难以得到合理回报,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打击了真正有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机构的积极性,也让客户对标准化技术服务行业产生信任危机,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三、破题突围之策

(一)创新服务模式

1.个性化定制服务。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特点,量身定制标准化解决方案。如,对于初创型科技企业,可以重点帮助其建立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体系,保护创新成果;对于传统制造业企业,可围绕生产流程优化、质量提升等方面制定标准。

2.融合新兴技术。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创新标准化服务手段。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趋势、行业痛点,为标准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标准文本的智能分析、比对和更新;运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标准的真实性、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提升标准的公信力。

3.探索一站式服务。深度整合标准研究、制定、培训、咨询、认证等全链条服务,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让客户在一个平台上就能享受到全方位的标准化技术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和便利性,降低客户的沟通成本和时间成本。

(二)拓展业务领域

1.聚焦新兴产业。密切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动态,如新能源、生物医药、量子科技、虚拟现实等。提前布局这些领域的标准化研究和服务,为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标准引领和技术支撑。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电池标准、充电设施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2.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修订,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加强国际标准化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标准化理念、技术和经验,推动国内标准化技术服务与国际接轨。鼓励标准化技术服务机构为国内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标准化咨询和培训,帮助企业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

3.拓展标准化的衍生业务。除了传统的标准服务,还可以开展标准化相关的评估、审计、诊断等业务。比如,为企业提供标准化的成熟度评估,切实帮助企业了解自身标准化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开展标准化审计,确保企业的标准执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三)加强合作与协同

1.机构间合作。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协会和标准化服务业企业之间应加强合作,形成优势互补。标准化研究院发挥其在标准研究方面的专业优势,为协会和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标准化协会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开展行业活动,促进各方信息共享合作;标准化服务业企业则将标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服务产品,推向市场。通过三方合作,共同提升标准化技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产学研协同。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方面具有优势,可以为标准化技术服务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储备;标准化技术服务机构则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实践平台,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和服务中,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推动标准化技术的创新发展。

3.上下游协同。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标准化工作。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共性问题,制定统一的标准,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例如,在电子信息产业链中,芯片制造商、电路板制造商、终端产品制造商等共同参与制定相关标准,确保产品之间的兼容性和互联互通性,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四)提升服务质量与品牌建设

1.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完善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规范,明确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加强对服务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建立客户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和意见,对服务质量进行持续改进。同时,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2.注重品牌建设。树立品牌意识,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创新的解决方案和良好的客户体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标准化技术服务品牌。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利用各种渠道展示机构的实力和特色,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品牌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机构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吸引更多优质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培养专业人才

1.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应加强标准化相关专业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标准化专业人才。同时,鼓励高校与标准化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标准化技术服务机构自身也应加强内部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吸引高端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吸引国内外优秀的标准化人才加入。这些高端人才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能够为标准化技术服务机构带来新的理念和方法。同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留住人才。

综上所述,标准化技术服务要想摆脱内卷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在服务模式、业务领域、合作协同、服务质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标准化技术支撑。

版权所有©佳木斯防爆电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黑ICP备13001165号-2

访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