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标准化 依据《标准化法》和团体标准相关法律法规梳理,团体标准起草单位和起草人具有以下十一项核心权益: 一、署名权。起草单位和起草人有权在团体标准文本中体现其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这是对起草单位和起草人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所做贡献的一种直接认可,有助于提升他们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在相关行业交流活动或学术研讨中,提及该团体标准时,起草单位和起草人的名字会被一同提及,从而增加其曝光度。 二、参与标准制修订的优先权。...
来源:学习标准化 一、基层标准化工作中,落实统一管理的法律依据和具体职责有哪些? 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化工作 。其具体职责包括组织贯彻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编制地方标准化工作规划与计划;组织制定地方标准;指导本行政区域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标准化工作,协调处理相关问题;在本区域组织实施标准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来源:学习标准化 针对我国标准化工作知识碎片化问题,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工作实践需求,提出以下20条系统性对策: 一、制度体系革新 (一)建立跨部门协同立法机制。完善标准化工作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行业部门协作责任条款,建好用好标准化联席会议制度。强制要求新标准立项前需进行关联性审查,避免标准冲突(如助力车与电动自行车标准矛盾案例。建立“标准一致性认证”制度,对跨领域标准强制进行兼容性测试。 (二)实施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
来源:中央网信办 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来源:学习标准化)
来源:中国标准化 编者按: 自2015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团体标准”概念至今,这一由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类型已走过十年探索之路。从政策破冰到爆发增长,从填补空白到规范治理,团体标准不仅成为我国标准体系的重要支柱,更承载着推动产业创新、接轨国际规则的时代使命。 值此团体标准发展十年之际,《中国标准化》杂志社特邀请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于欣丽为主持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许青、中国计量大学教授周立军、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秘书长姚歆、...
来源:学习标准化 一、符合国家标准制定范围和需求 国家标准针对全国范围内各领域需统一的技术要求制定,涵盖通用技术语言、资源能源环境、产品与系统、试验检验方法、社会管理与服务等多方面。团体标准若要升级为国家标准,其内容必须契合这些范畴。例如在通用基础件领域,团体标准对基础件的尺寸规格、性能参数等规定,需与国家标准的通用技术要求方向一致,填补现有国家标准的空白,或对已有的相关标准进行补充细化,解决行业内关键技术的统一问题,...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来源:学习标准化 导读:团体标准是社会团体按照其确立的标准制定程序,自主制定、发布的标准,其核心目的是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协调各经营主体共同遵循统一的技术或服务要求。培育发展团体标准自2015年被提出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为研究团体标准的发展轨迹,《中国标准化》杂志编辑部梳理了十年来团体标准相关政策法规文件,供读者参考。 2015年 2015年2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团体标准”概念:“鼓励学会、协会、...
(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佳木斯防爆电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黑ICP备13001165号-2
访问次数: